印刷品的光澤度是指紙張經(jīng)印刷后所呈現(xiàn)的光澤度,它是印刷品質(zhì)量檢測的一項重要指標。但印刷品在生產(chǎn)的過程中,由于紙張、油墨、印刷工藝等的影響,批次之間會存在光澤度不一致的情況,為了準確的測定印刷品的光澤度,管控其品質(zhì),就有可以使用光澤度儀。本文對印刷品光澤度影響因素及測量方法做了介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印刷品的光澤度與紙張的表面平滑度、光澤度、吸墨性、pH 值等有關(guān)。
1.紙張的平滑度對印刷品光澤的影響
平滑度高的紙張,有利于墨膜流平,形成均勻平滑的墨膜,提高了光線的鏡面反射率,印刷光澤度自然也就提高了。
2.紙張的光澤度對印刷品光澤的影響
紙張本身的光澤好,能提高墨膜的反射率,尤其是對于透明油墨更是如此。紙張光澤和印刷品的光澤有著良好的相關(guān)性,一般來說,紙張的光澤度越高,印刷品的光澤度也會高,反之,則光澤暗淡。
3.紙張的吸墨性對印刷品光澤的影響
紙張對油墨連結(jié)料的吸收性能。連接料是油墨在紙張表面固著的成膜劑,連接料的過分吸收就會使油墨失去流平性能,油墨顏料散落在紙張表面,無法結(jié)成光滑的墨膜層,使印品表面黯淡無光。
4.紙張表面的pH值對印刷品光澤的影響
酸性紙有延緩油墨干燥的作用,這是因為紙中的無機酸與油墨的干燥劑起反應,會降低干燥劑的活性。如果紙張表面偏堿性,油墨在紙面干燥快,利于形成印刷品的高光澤。
印刷品表面是介于鏡面和完全漫反射表面的一種半光澤表面。當光照射到印品表面時,一部分光線進入墨層,被油墨選擇性吸收后,再經(jīng)紙張反射出墨層,反射出來的光所呈現(xiàn)的顏色就是印品的顏色;還有一部分光線在進入墨層就已經(jīng)被反射出來了(稱為表面反射),這部分光未經(jīng)染色,反射光是白光。印品的光澤度主要是指這一部分白光產(chǎn)生的視覺效果。
對光澤表面而言,當入射光的入射角為45°時,其反射角也為45°,首層表面反射率約為4%;對于粗糙表面,首層表面反射無方向性。因此,印刷品光澤度越高,首層表面反射光(白光)方向性越強,越不容易進入人眼,首層表面反射白光越少,印刷品的顏色飽和度越高,顏色更鮮艷。反之,印刷品光澤度越低,首層表面反射光(白光)無方向性,越容易進入人眼,首層表面反射白光越多,印刷品的顏色飽和度降低,顏色看起來不鮮艷。因此,為了準確的測定紙張的光澤度,就可以使用光澤度儀。
光澤度儀是一種精密的光學儀器,其檢測原理就是某種光源以一定入射角度照射試樣,在與入射角相同的反射角處接受試樣的鏡面反射光量,以試樣的鏡面反射光量與同樣條件下標準光澤板的鏡面反射光量之比表示結(jié)果。在使用光澤度儀測量印刷品的光澤度時,按儀器的使用說明書操作,在儀器預熱達到穩(wěn)定后,用高光澤工作標準板進行校正,然后用中光澤或者低光澤工作標準板進行核定。如儀器示值與工作標準板標定值之差在1個光澤單位內(nèi),則儀器可進行測量,否則,應由制造廠重新調(diào)整后使用。在操作過程中,需不時的校準光澤度計,以確保儀器工作穩(wěn)定。
光澤度儀校準后,首先采用60°幾何角方法測量,當試樣的光澤度大于70個光澤單位或者小于30個光澤單位時,為提高其分辨程度,可選擇采用20°或85°幾何角方法。每件試樣的光澤度值由儀器直接讀出。每組試樣的光澤度值分別以該組試樣的算術(shù)平均值表示。保留小數(shù)點后一位數(shù)字。
在相同紙張、油墨的條件下,由于工藝操作中存在問題,往往造成印刷后成品光澤度相差較大。為了提升印刷品的光澤度,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紙張選擇
根據(jù)不同的印刷品檔次選擇不同光澤度的紙張,如對于彩色宣傳印刷品,為了加大反差,抓住人的視覺,仍以高光澤度的涂料紙為主。對于以文字為主的印刷出版物采用低光澤度的紙張,如非涂料紙或無光涂料紙。
2.提高潤版液的pH值
因為潤版液的酸性越強,對油墨連結(jié)料和顏料的分解力、腐蝕性就越大,致使印跡膜面粗糙,降低印刷品光澤。只有提高潤版液的pH值,才能保證印刷品光澤。
3.加凡立水(0號油)
這種油黏度很大,可調(diào)節(jié)油墨濃度,使稀墨變稠,增加印品光澤度。
4.加入亮光漿
亮光漿由光澤度很高的原材料加工而成,可增加油墨的光澤,但用量不宜過大,否則會降低油墨的干燥速度,出現(xiàn)粘臟、拉絲現(xiàn)象。
5.加入撤淡劑
當一些油墨顏色太深,不符合專色印刷的要求時,需要將其調(diào)淺一些。加入撤淡劑不但可使油墨變淺,同時還能提高印品光澤。
6.加入樹脂亮光調(diào)墨油
當墨流動性與轉(zhuǎn)移性不好時,可直接調(diào)入,不但能提高油墨光澤,還不影響多色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