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澤度是檢測陶瓷外觀質(zhì)量的一項重要的物理指標,光澤度高的陶瓷表面光亮,色澤艷麗,光澤度低的陶瓷,表面暗淡無光,而消費者往往青睞于光澤度高的陶瓷。因此,就有必要對陶瓷的光澤度進行測量。本文對陶瓷光澤度影響因素及測定方法做了介紹。
光澤度是陶瓷的一項物理指標,光澤度主要與光線在表面的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對量有密切關(guān)系。當表面光滑時,光線以鏡面反射為主,光澤度就高;反之,以漫反射為主,光澤度就差。光澤度高的陶瓷,瓷面顯得細膩、高雅。
陶瓷的光澤度主要與釉面飽和度、釉面針空、釉面缺陷等有關(guān),而以上問題又與釉料配方、施釉厚度、原料純度、燒成溫度等有關(guān)。不同用途陶瓷對表面光澤度要求不同。日用陶瓷,藝術(shù)陶瓷與衛(wèi)生陶瓷等通常要求表面有比較好的光澤,以提高陶瓷外觀質(zhì)量與有利于清洗。而室內(nèi)外裝飾陶瓷就不宜表面光澤太強,甚至要求無光澤。
在陶瓷的生產(chǎn)過程中,影響陶瓷光澤度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幾種:
1.基底材料的影響
基底材料對陶瓷顏料光澤度的影響主要取決于它本身的規(guī)整性,其材質(zhì)本身的顏色(在色膜覆蓋下)影響較小。因此、對基底材料的規(guī)整性應嚴格控制。
2.色膜厚度的影響
色膜厚度的差異也將對陶瓷顏料光澤度值產(chǎn)生影響,因此為滿足制備陶瓷花紙的工藝要求,選擇35μm的色膜厚度,以便統(tǒng)一測量方法。
3.彩燒溫度的影響
陶瓷顏料的光澤度值(在彩燒溫度范圍內(nèi))隨著彩燒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制備試樣必須在相同彩燒溫度條件下進行。
按GB3295日用陶瓷器光澤度測定方法或其修訂標準的規(guī)定,陶瓷器表面的光澤度定義為白光光束以一定角度入射時祥品表面反射光的能力。
如上圖所示令一定截面大小的光束以一定角度日投射到被測樣品的表面,在釉層表面的鏡面反射方向測量其反光量;并規(guī)定折射率ND=1.567的黑色玻璃的反光量為100%。被測產(chǎn)品的反光量與此標準之比值,即為該產(chǎn)品的光澤度。因此產(chǎn)品的光澤度可表示為:
其中Is(θ)為入射角為θ時標準樣品的鏡面光強反射量示值讀數(shù),Im(θ)為入射角為日時待測產(chǎn)品的光強反射量的示值讀數(shù)。通常情況下,取入射光為45°角入射或垂直入射。